1943年5月上旬,伪“苏北清乡公署”突然命令汤团集中到茅镇进行验枪。这是敌人一石二鸟之计:一方面,可以“验枪”为名,借机将汤团缴械;另一方面,也可借此摸清汤团的家底和实力。而汤团有一部电台和几挺重机枪,都不能被日伪军知晓。汤景延处变不惊,想出应对办法:减少“点验”人数和枪支,隐藏起一些重武器,同时将电台转往他处。验枪时,敌人想缴械,汤团长佯装生气,拍着桌子说:“要缴枪我就不负责了。”在汤景延的巧妙周旋下,敌人也不敢硬干。而后,汤团将电台和重机枪藏在船舱里,用红包买通验枪伪军,成功化解危机。
汤团打入伪军内部的时间长达五个多月,确实是充满了惊涛骇浪的五个多月,因为稍有不慎,即有全军覆没之虞。在日伪军的严密监视之下,汤团还经历了改变番号、分散整训、分兵驻防等严峻考验。面对敌人分而治之的阴谋,汤团积极制定了应变措施,加强了内外组织和联络,保证整个部队分而不散,紧急关头仍能保持行动统一,几次都化险为夷。
1943年9月,苏中根据地反“第一期清乡”斗争胜利在望,考虑到“汤团行动”任务基本完成,中共苏中军区党委决定,将汤团从伪军中拉回来。如何才能在敌人层层监视之下胜利回归?汤景延心生一计:让七连长周显才(对外称汤的大徒弟)宣布“结婚”,以此为名,在位于金沙镇的团部大摆酒席,邀请日伪军官9月29日晚赴宴,借机将出席的敌人一网打尽。
29日晚,伪金沙特工站站长翟光辉等人准时应邀前来。双方觥筹交错多时,还玩起了麻将。其间,汤景延借口上厕所,跨出房门,埋伏在门外的警卫员见状立刻冲进去,当场击毙翟光辉等三名特务。接着,冲入碉堡俘虏了其他特工人员, 摧毁了伪行动大队队部和伪区公所。驻扎在其他据点的汤团部队也同时暴动成功。30日,汤团成建制地进入根据地。
1943年10月,苏中军区为汤团举行隆重的庆功大会,高度肯定了汤团对反“清乡”斗争的巨大贡献。1944年年初,汤团——通海自卫团被编为新四军“联抗”第二团,汤景延任“联抗”副司令,顾复生任政治部主任,沈仲彝为第二团团长,开始了新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