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金通灵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收到检察机关起诉书。 检察机关认为,金通灵财务造假行为“情节特别严重”,金通灵及相关6人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就包括金通灵原实控人季伟。 鱼禾财经注意到,金通灵是南通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此前已被查实财务造假长达6年。其间,南通市国资委不仅真金白银从季伟等人手中“接盘”金通灵,还在金通灵已被立案调查后,为其2亿元借款提供担保。 金通灵及核心高管将被追刑责 主动自首,或将从轻处罚 金通灵公告显示,被告单位金通灵,被告人季伟、袁学礼、冒鑫鹏应当以欺诈发行股票罪追究刑事责任;被告人季伟、袁学礼、许坤明、冒鑫鹏等6人应当以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机关认为,金通灵连续6年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记载虚假财务数据的年度报告,其间有4年将亏损披露为盈利,造成投资者经济损失,情节特别严重。
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季伟、袁学礼作为金通灵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告人许坤明、冒鑫鹏等作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均应当以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机关认为,被告单位金通灵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被告人季伟、袁学礼、冒鑫鹏分别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均应当以欺诈发行股票罪追究刑事责任。
金通灵公告透露,金通灵、被告人季伟、袁学礼、许坤明、冒鑫鹏等自愿认罪认罚;季伟、袁学礼、许坤明、冒鑫鹏等主动投案,到案后如实供述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的犯罪事实。检察机关认为,考虑上述人员的自首等情节,可从轻处罚。
财务造假三大阶段 李代桃僵、无中生有、金蝉脱壳 检察机关起诉书中提到,金通灵财务造假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鱼禾财经了解到,2024年1月,江苏证监局调查发现,2017年至2022年长达6年时间里,金通灵均实施财务造假行为。不仅“虚增”,还有“虚减”。 具体来看,2017年、2018年、2021年、2022年,金通灵虚增营收5.01亿元、5.5亿元、6893.07万元、1530.85万元,虚增利润1.46亿元、1.48亿元、7398.71万元、4332.73万元。2019年,金通灵虚减营收1.97亿元,虚减利润3852.77万元。2020年,金通灵虚减营收537.68万元,虚增利润5730.08万元。 有媒体将其财务造假过程梳理总结为三个阶段:李代桃僵、无中生有、金蝉脱壳。一一来看: 经江苏证监局调查,金通灵通过并购,将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运能”)收入旗下,后者有一子公司名为江苏运能。此后,上海运能与江苏运能均成为金通灵造假的重要“抓手”,是为“李代桃僵”。 截图自:金通灵官网
“无中生有”即指,在收购上海运能后,无论是上海运能还是金通灵,都通过造假,虚增巨额收入。2017年至2019年金通灵的营业收入跨越10亿元的台阶。2017年至2019年,金通灵实现营业收入约14.6亿元、19.5亿元和18.8亿元。 但是,通过造假而来的业绩仅是“纸面富贵”。2018年底金通灵的应收账款已飙升至10亿元,季伟等人坐不住了。2018年11月,季伟等找到陕西国资委,拟转让金通灵实控权,这是“金蝉脱壳”。
陕西国资“跑路” 南通国资“接盘” 图源:金通灵官网 金通灵这个烫手山芋没能成功甩给陕西,却迎来了本土国资的支持。 2018年12月18日,金通灵发布两则公告,一是陕西国资的控股权转让终止,二是季伟和其兄弟季维东已与南通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通产控”)签订了《纾困暨投资协议》,协议事项完成后,金通灵实控人将变更为南通市国资委。 按照上述协议,南通产控承诺2019年第一季度向上市公司提供6亿元资金借款、授信或担保,在2019年至2023年之间对金通灵进行融资帮助及资金支持累计不低于6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季伟和季维东通过股权转让、稀释、大宗交易、集中竞价等方式,合计套现超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1月,金通灵造假行为曝光,收到江苏证监局罚单后,南通产控还为其一笔2亿元流动资金借款提供担保。 然而,目前来看,南通国资想盘活金通灵这盘棋,难度不小。截至今年7月7日,金通灵公告披露公司涉及34项官司,其中不少尚未解决。2025年一季度,金通灵实现归母净利润-7287.74万元,同比减少197.51%。截至7月18日收盘,金通灵报2.89元/股,最新市值43.04亿元。 来源 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等 新苏商·鱼禾财经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