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我们的记者走访了一些农村小学,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吃不饱”、城市小学生源暴增“吃不下”情况同时存在,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刘海小学)
位于如皋市丁堰镇的刘海小学是一所地道的农村小学,这个学期开学,报到的一年级新生只有18人。全校学生不足60人。
(刘海小学大门)
刘海村位于丁堰镇东南,区位虽然偏僻,但是村民都比较富裕,孩子随父母到城市定居和随迁求学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几年学校施教范围内的适龄儿童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刘海小学)
如皋市丁堰镇刘海小学副校长 陈培娟: 适龄儿童我们根据调查,今年适龄儿童比去年减少了三分之一,孩子越来越少,去年90多,今年60多。
刘海小学是2017年政府投资拆旧新建的,被列为 南通市为民办实事工程,今年春季投入使用,几乎来过的所有人都被她独特的风格所吸引。没有一座楼房,全是白墙青瓦,刘海小学是南通市唯一一所书院式学校。 
农村小学的适龄儿童在减少,城市小学的生源却在不断增加。高娟是港闸区北城小学一年级年级组长,今年她所在的年级一共收了1100多个孩子,23个班,这个数字比她6月份刚送走的毕业年级的班级数多出了好几倍。
港闸区北城小学一年级年级组长 高娟: 我们六年级刚刚毕业是5个班,现在我们一年级是23个班,一个是班级比较多,一个是我们年级里年轻老师比较多,对我们来说挑战是比较大的。
不仅是今年,最近几年,随着施教区范围内新建小区增加,适龄儿童越来越多,北城小学的学生规模每年都在增长。目前,学校在校生已经达到5000多人,超过设计规模2000多人。
据悉,市区另一所热门小学通师一附今年招收了18个班近千人。造成城乡学校生源差距的主要原因,除了城市化的进程,最根本的还是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其中也不乏“城里的教育”肯定比乡小更好的“盲从”。
(上图北城小学;下图刘海小学)
生源多,师资好;师资好,生源多;就这样,生源和师资互为因果,让城乡生源的匹配越发失衡。如何破解这一问题,目前我市也正进行积极探索,像刘海小学与如皋市区顶尖的安定小学结成对子,安定派骨干老师到刘海支教。在刘海小学担任副校长的就是全国模范教师、如皋教学名师陈培娟。
如皋市丁堰镇刘海小学副校长 陈培娟: 我们认为孩子教育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对每一个孩子的期冀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即使在这个村小,她也应该有七彩的童年,也要让他拥有诗和远方,当然也是市局对我们的定位叫,小而优 小而美。
而在市区,像北城小学这样的热门学校也获得了一定的倾斜,目前北城小学全校教师达到了270多人,基本满足了教学需求,而且北城小学正在建设10轨60个班级的北校区,明年就将投入使用。业内人士也建议,对学校这类事业单位,采取刚性缺编、动态核编的更加灵活的编制管理,将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师资的需求。
来源:城市日历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