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浙江, 女子从确诊到去世,仅一年零三个月 去世时年仅37岁,儿子还在读小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拒绝做胃肠镜, 一年后去世时年仅37岁
确诊后,她看了国内外最好的专家,用了当时全球最好的化疗药。遗憾的是,一年零三个月后还是去世了,那年她37岁,儿子还在读小学。
“如果她第三年继续做胃镜,悲剧就不会发生。”陈院说,他曾问过她为什么第三年没做胃镜,她的理由和大部分人一样——做胃镜太难受了,连续两年的正常结果让她有了侥幸的心理,放松了警惕。
殊不知,癌症面前从没有侥幸,而我们只有拥有健康,才是一个独立的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由图可见,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进入30岁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80岁时达到高峰。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三大消化道肿瘤合计发病率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26.4%,远高于肺癌。作为东部地区的浙江,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合计发病率也占到了东部地区全部恶性肿瘤的25.63%。这意味着,每4个恶性肿瘤患者中,至少有1个消化道肿瘤患者。
胃肠镜推荐做无痛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
食管癌:
1.吸烟者。
2.喜欢吃烫的食物者。
3.明确家族史。
4.食管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食管粘膜白斑、食管息肉。
胃癌:
1.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2.异型增生(轻、中、重)。
3.中、重度肠化生。
4.慢性胃溃疡。
5.胃息肉(腺瘤性)。
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7.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8.明确家族史。
9.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每年检查一次无痛胃镜。
2.3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先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如不符合高危人群的条件,则可延长胃镜检查时间。
结直肠癌
1.有两周以上肛肠症状(大便习惯改变,如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如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如黏液血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筛查建议:
1.3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正常,每三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如发现腺瘤性息肉,则次年再复查一次结肠镜,如正常 则每三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
2.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3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来源: 钱江晚报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