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宽,高楼大厦平地起,别墅豪宅层出不穷。然而,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依旧住在没有电梯的单元楼里,在家长里短的琐碎生活中平凡着,幸福着。
作为 南通市区最老的新村之一,虹桥新村承载着太多人的成长记忆。
这个曾经被誉为“万人新村”的标杆小区,在长达30多年的岁月中用自己的方式善待着每一位住户。
在南通,有一种情结叫我住虹桥新村。
每一个在虹桥住过的人,都会对它有着深深的眷恋。
虹桥新村里,这种简朴而平价的早餐店随处可见。 他们有的甚至连店名都没有,几张简陋的方桌和条凳,热气腾腾的蒸笼便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几乎每个虹桥人都有一家御用新村理发店,那里的师傅或许不擅长洗剪吹的酷炫造型,但技艺一点也不逊色。 在这儿等位的时候还能和邻里拉拉家常,感慨这么多年过去了,理发的价格还是如此平易近人。
或许只有在虹桥这样的老新村里才能看到久违的老式修车铺,这门快要被时光遗忘的老行当总能勾起人过往的记忆。
住在虹桥新村,生活是如此便利。 新鲜水果、有机蔬菜、肉禽海鲜都能够在附近采购到。
虹桥新村真的很大,不熟悉的人免不了会迷路。 如果你要贯穿虹桥溜一圈,不妨叫上一辆三轮车晃悠,车夫就是这里的活地图。

近几年,新村周边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新增了停车位、补种了绿化,整个新村里的交通有所好转。 部分单元楼也陆续进行了外立面出新、平改坡、楼道出新、落水管更换等改造工作。
这种双层车库从新村规划之初一直沿用至今,电瓶车和自行车分区停放,整改后还专门开辟出充电区域。
虹桥小商品市场的改造和搬迁是虹桥社区惠民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新的虹桥小商品市场位于虹桥路最西端和长江路高架交界处,原先陈旧拥挤的小摊位变身为宽敞明亮的店面房,市场长效化管理已迈入正常轨道。
改造前
改造后

这尊雕塑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蹒跚学步的幼童和年轻的母亲是虹桥公园门口最显著的标志。
早晨的公园里,人们有的打拳,有的舞剑,都在积极地锻炼身体。
偶遇一位吹萨克斯的老先生,气度不凡,悠扬的旋律在树林间回荡。
公园内的虹桥社区活动中心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平日里来棋牌室和老伙伴杀一局也是不错的消闲。
只有住在虹桥的人才知道,虹桥公园里还真有座虹桥。
即便没有酷炫的游乐设备,这个微缩版的草根“迪士尼”依旧能让孩子们玩得尽兴。
为了让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更丰富多彩,虹桥街道筹措各方资源在虹桥公园里打造了一块占地面积200个平方的门球场地,这项简单易学的养生运动深受社区居民青睐。
虹桥公园的这片篮球场是不是也曾留下你的汗水和身影。

虹桥菜市场承载着新村及周边数万居民的菜篮子采购功能。
实施了升级改造工程的菜场,温馨、整洁。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看着琳琅满目的食材,听着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这样的菜场才最有生活的气息。
土家酱香饼、鼓浪屿面包、烧饼、缸爿……住在虹桥的人从来不用担心没有早饭吃,只会纠结今天到底吃哪家。
菜场门口的这家无矾油条总是有很多人在排队,现榨的油条配上一碗冰豆浆就能搞定一顿早饭。
很多周边小区的人都会慕名过来寻找这家虹桥汤包王,原先的店面开在虹桥公园附近,三年前搬迁到了虹桥菜场入口,地方更敞亮了,人气依旧不减。
汤包个头不大,皮很筋道,汁多味美,汤汁略有甜味。
这种桑拿天真心不想在家烧煮,下班后顺路买点熟食回去是明智之选。除了烤鸭和老木子鸡,最受欢迎的当属卤江南和紫燕百味鸡的菜品。
下班路过投注站,用口袋里的2元零钱买张彩票碰碰运气,希望平淡的生活能有意外惊喜。
在虹桥新村度过的每一天都不紧不慢,为柴米油盐而忙碌,为生活琐事而喜怒哀乐,即便没有奢华硬件,没有高端物业,这里的每一个人依然过得真实、质朴,满满小确幸。
来源:我爱大南通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