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80分以上的学霸,他们的家庭都有共同的底色
孩子是种子,家庭是土壤。孩子的未来,拼的就是父母的功底;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平凡而伟大的摆渡人。作者 | 番茄妈最近这几天,高考成绩陆续放榜。千千万万个学子,在十载寒窗苦读之后,终于品尝到了甘甜的果实。有的孩子得了681分,一旁的父亲忍不住搂住他的肩膀,激动落泪。这滴眼泪,包含了多少心酸、感慨、欣喜、感动……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15048944574/0有的孩子激动得手舞足蹈,一家人笑声不断。662分,就是这个夏天送给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礼物。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5048944554/641网友在对这些“天之骄子”表达祝贺的同时,也免不了由衷地感叹,这样优秀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为此,我研究了近年来多位高分学霸的成长经历,惊讶的发现,他们的家庭都有共同的底色——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来自“学习型家庭”。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5048944533/641学习型家庭塑造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家庭底色还记得那个自信满满走出高考考场的“社牛”男孩张峻彩吗?高考出分后,他的高考成绩为理科667,惹得大家惊呼: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啊!事后采访中,张峻彩首先和父母来了个拥抱,说了句父母辛苦了。至于未来,他表示自己想成为张京那样厉害的外交官。父亲则在旁边笑着说:“我们作为家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孩子开心;他考多少分他自己不开心都没用,只要他自己开心,自己对将来的生活有信心,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5048944573/641有网友这样评论:“这就是现在的超级学霸,再也不是刻板的书呆子,而是阳光、自信、开朗、勇气、有梦想、敢于挑战、拒绝平庸、尽情挥洒青春的色彩……”还有的网友直言羡慕他的家庭氛围。确实,从访谈就能看出,张峻彩如此积极、自信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很多学霸在说起自己的家庭时,都提到了几个词“自由、民主、尊重、交流”。在他们的眼中,父母也从不是操控者的形象,而是成长路上最贴心的伙伴。来自山东的711分学霸孟令昊,从小家庭氛围就特别民主。父母对他的学习没什么硬性要求,也没逼他上过任何学科辅导班。他在高中以前成绩一直都很普通,父母对他从来都是鼓励和引导,即使考砸了,也一直在安慰他。他从小学开始喜欢上了拉大提琴,很多学艺术的孩子,都因为成绩不稳定被父母逼迫放弃了艺术爱好。但孟令昊的父母却始终尊重和支持他的选择,这才能够让他兼顾学业和兴趣,稳住心态,最后一举逆袭。除此之外,学习型家庭经常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分享。牡丹江的学霸张子昂,在上小学时就特别喜欢看《明朝那些事儿》,看完之后还会和父亲一起探讨明朝没落的原因,及各代皇帝的优缺点。这种与家人发自内心、出于兴趣的探讨,轻松又充满了趣味性。在学习型家庭中,氛围是自由宽松的,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彼此了解,保持沟通,热爱分享的。这样的家庭底色下,孩子才能心无旁骛地努力,自由自在地发展,成长得自信又阳光。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5048944570/641学习型家庭注重打造温馨、专注的学习环境一位老师在走访过几百个家庭后得出一个结论: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几乎都有一个杂乱、吵闹、沉重、紧张的家庭环境。而一个学习型家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打造最好的学习氛围。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安静专注之前,河南周口市文科状元樊林立,在谈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时,说到一个关键词“安静”。他说,自己家里姊妹多,很容易喧闹嘈杂。然而,父母却用心营造温馨、安静的家庭环境,父母很少在家中进行娱乐活动,也很少冲着孩子发火。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孩子自然专注力更强,效率也更高。情绪平和中国教育科学院曾做过一项调查:哪些家庭因素对孩子成绩影响比较大?结果显示:父母情绪越正向,子女成绩优秀比例越高。谷爱凌的妈妈谷燕就是个情绪稳定、正能量十足的人。每一次女儿生病、受伤,状况频出的时候,她的应对都十分沉着冷静。女儿的成长中遇到挫折时,她也总是微笑着鼓励她、拥抱她。孟令昊的父母也是如此,始终用稳定平和的情绪替他构建一座踏实的堡垒。父母情绪越稳定,孩子的心态就越平和,更容易激发出内在的能量。充满书香有句话说得好,再昂贵的学区房,都不如自家的书房。北大“韦神”韦东奕的父亲虽然是大学老师,但很少亲自教儿子。他只是从小就在家里各个角落放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七岁那年,韦东奕不经意翻开了一本《华罗庚数学》,一下子沉迷其中,就此走上了一条热爱之路。不由得想起了网上一对来自人大的父母,为了给孩子营造读书氛围,把家里打造成了一个小图书馆,藏书三万多册。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5048944645/641图片来源:抖音@依依家在这样充满书香中长大的孩子,想必定会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世界保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个安静、温馨、专注、充满书香的家庭环境,就是培养孩子的“灵丹妙药”。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5048944619/641学习型家庭建立以身作则的引导模式这次高考,来自河南的朱晋民考得698分的好成绩。谈及孩子的教育,父母不好意思地表示:“说孩子从小学习就很自觉,从未操过什么心。”其实,很多学霸父母在接受采访时都曾表示,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全凭孩子自觉。但是,这份“不作为”的背后,往往有更深的智慧。还记得当年被称为“全能学霸”的安徽理科状元董吉洋吗?她不仅斩获了中国奥数竞赛金牌、小提琴专业八级,还擅长象棋、网球等各类运动。可董吉洋的父母却在采访中坦言,自己并没有在女儿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原来,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家里经常读书学习,她也跟着耳濡目染。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在一个学习型家庭里,每个人都热爱读书,每个人都注重自我成长,这种以身作则的教育,胜过口头教育百倍。前段时间,正在攻读北大心理学博士的奕戈,发表过一段视频。他在视频中讲述,自己在上初中的时候,有过一段沉迷游戏、成绩一落千丈的时光。那时候,他的爸爸没有责骂他,却做了这样几件事:首先,全家断网、断电视,父亲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戒掉了手机,每天他在屋里写作业,父亲就坐在屋外看书。其次,父亲不仅充当后勤队长,还一有时间就会学习与教育有关的知识。并认真做笔记,每天睡前和儿子分享所学。在父亲苦心的“自我修炼”下,奕戈终于重新爱上了学习,步入了正轨。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沿着父母的足迹走向远方的。网上有人总结了全国68位高分学霸家庭的共同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爸妈都在孩子面前看书,无论真假。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5048944682/641父母对学习的热爱,不断自我鞭策,持续成长的精神,会映射到孩子身上,在潜移默化中点燃孩子对学习的热情。父母只有先努力栽培自己、上进坚韧,才能成为孩子努力的榜样,和孩子共同进步。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5048944649/641学习型家庭充分发掘孩子的天赋和兴趣今年,来自青岛的江杲坤考出了695分的好成绩。据他的爸爸说,从小并不让孩子搞题海战术,反而是兴趣爱好比较多,体育方面的球类运动,音乐方面都有涉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优秀的学霸,基本都不是书呆子。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艺术、科学、体育、到兴趣爱好、社会实践......遍地开花。来自武汉的学霸屈安琪,高考693分。她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她不仅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篮球队,拿过全区的乒乓球单打冠军、长跑冠军,笛子和钢琴也特别在行。班主任夸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专注:“学习的时候好好学,打球的时候好好打。正是这种专注,让她的效率比一般孩子高。”这些孩子之所以能全面发展,完全离不开父母“开明”“创新”的教育理念与格局。来自湖南的学霸,以707分被清华录取的何润琪家境贫寒。但他上初中时对素描特别感兴趣。即使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绘画班不便宜,但为了支持孩子的兴趣,父母还是答应了。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5048944710/641除此之外,何润琪还喜欢口琴、吉他、篮球、游泳等等……正是这些看起来无用的爱好,点亮了他枯燥的学生生涯,帮助他更专注、高效地去学习;还有前一阵因为拿下郭沫若奖学金上了热搜的浙江学霸朱科航。他从小就喜欢玩,从小时候的溜冰、滑板、魔方……到小学时的三国杀、四国大战。他的父母不但不阻止,还允许他邀请一堆朋友来家里一起玩;而一路爱玩,爱钻研的朱科航不仅成功进入中科大,还在毕业时拿到9所名校的全奖直博offer……不得不说,学霸的父母往往颇具远见,他们从不固守自封,而是不断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技能、新理念。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擅于引导孩子发掘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人生价值。而这也是一个学习型家庭的最高境界。只有父母不断学习,孩子才会站在父母的肩上,看到更广阔的世界。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5048944685/641听过一句话:“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过程,好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活菩萨,能帮孩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成就一番事业。”高考,对孩子来说是一场历时久远,不断挑战自我的马拉松;对父母来说,何尝不是一场考验智慧与耐心的持久战。这世上从没有横空出世的优秀、突如其来的幸运,有的只是千般付出后的得偿所愿,苦尽甘来。点个“赞吧”,愿所有的孩子都能不惧披星戴月,不惧风雨兼程,来日乘风破浪,梦想成真。也希望我们所有的父母都能守住初心,努力打造“学习型家庭”,陪伴孩子走过风雨,走向更美好的坦途。
页:
[1]